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2篇
  免费   3608篇
  国内免费   3036篇
化学   14988篇
晶体学   242篇
力学   873篇
综合类   285篇
数学   2299篇
物理学   759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1027篇
  2015年   1020篇
  2014年   1146篇
  2013年   1493篇
  2012年   1726篇
  2011年   1914篇
  2010年   1303篇
  2009年   1317篇
  2008年   1411篇
  2007年   1257篇
  2006年   1225篇
  2005年   1083篇
  2004年   847篇
  2003年   740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465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4篇
  1957年   6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In this paper, an interior point algorithm based on trust region techniques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linear equality constraints and nonnegative variables. Unlike those existing interior-point trust region methods, this proposed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that a general quadratic subproblem with a trust region bound be solved at each iteration. Instead, a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is solved to get a search direction, and then a linesearch of Armijo type is performed in this direction to obtain a new iteration point. From a computational point of view, this approach may in general reduce a computational effort, and thus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it is proven that any accumulation of the sequence generated by the algorithm satisfies the first-order optimality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2.
高功率多脉冲调制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能产生多脉冲的高功率脉冲调制器,该调制器由初级储能系统、带绕式变压器、水介质Blumlein线和场发射二极管组成。在场发射二极管上获得3个峰值功率大于20 GW,半高脉宽约60 ns,脉冲间隔约15 ms,电压约400 kV的高功率电脉冲。理论计算、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分析表明主开关恢复时间是影响调制器输出脉冲时间间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3.
顾以藩 《物理》2002,31(12):764-767
文章介绍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成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了Ψ(2S)粒子大数据样本,开展了粲偶素物理的广泛研究:完成了6个粲偶素涉及质量,宽度和衰变化支比等大批重要参数的首次测量或高精度测量;通过对Ψ(2S)和J/Ψ强衰变性质的比较研究,观察到一系列反常现象,挑战现有理论图像。该项研究成果对量子色动力学的检验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粲偶素物理实验研究的继续发展并保持先进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4.
侯卫东  莫玉龙 《光学学报》2002,22(12):475-1478
电阻抗成像是通过对物体表面电压、电流的测量来重建物体内部阻抗分布或变化图像的一种新颖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阻抗断层图像重建是一种病态的、非线性的逆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阻抗断层图像重建方法,它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来表征物体内部阻抗变化位置与物体表面电压变化大小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可以根据对物体表面测量电压的变化先准确定位阻抗变化区域,再用线性近似方法重建阻抗变化图像,这种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而且成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都大大好于逆投影方法。  相似文献   
135.
退火对电子束热蒸发193nm Al2O3/MgF2反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并镀制了193nm Al2O3/MgF2反射膜,对它们在空气中分别进行了250-400℃的高温退火,测量了样品的透射率光谱曲线和绝对反射率光谱曲线.发现样品在高反射区的总的光学损耗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后趋于饱和.采用总积分散射的方法对样品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散射损耗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散射损耗有所增加.因此,总的光学损耗的下降是由于吸收损耗而不是散射损耗起主导作用.对Al2O3材料的单层膜进行了同等条件的退火处理,由它们光学性能的变化推导出它们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变化,从而解释了相应的多层膜光学性能变化的原因.反射膜的反射率在优化联系、镀膜工艺与退火工艺的基础上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36.
描述光伏效应的新解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陆启生等人提出的描述光伏效应的解析模型涉及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适用性更宽的解析模型。通过对新模型、陆的模型以及另一个解析模型的比较,对前两个模型能够描述光伏型光电探测器在强光辐照时的信号饱和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7.
赵毅  万星拱 《物理学报》2006,55(6):3003-3006
用斜坡电压法(Voltage Ramp, V-ramp)评价了0.18μm双栅极 CMOS工艺栅极氧化膜击穿电量(Charge to Breakdown, Qbd)和击穿电压(Voltage to Breakdown, Vbd). 研究结果表明,低压器件(1.8V)的栅极氧化膜(薄氧)p型衬底MOS电容和N型衬底电容的击穿电量值相差较小,而高压器件(3.3V)栅极氧化膜(厚氧)p衬底MOS电容和n衬底MOS电容的击穿电量值相差较大,击穿电压测试值也发现与击穿电量 关键词: 薄氧 可靠性 击穿电压 击穿电量  相似文献   
138.
优质的纳米前驱体是生成良好透明陶瓷的关键。采用Sol-gel法制得颗粒均匀、粒度小、无团聚、分散性好的Nd:GGG激光陶瓷前驱粉体。对透明陶瓷前驱体进行测试XRD分析,与标准JCPDS卡片对比表明样品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Ia3d,晶格常数为:A=123.7nm。粉体的最佳烧成温度为1000℃,煅烧时间8h。SEM观察发现,样品纯度高、单分散、颗粒均匀且近似球形,符合制备透明陶瓷的粉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9.
 利用傅里叶光学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远场的多束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一个口径为50 cm,脉宽为1 ps的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系统的各种误差对脉冲远场时域和空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要求远场的一倍衍射极限区域的积分能量分布达到理想情况下的90%,该系统的相位延迟误差小于0.63,沿x方向角度误差小于0.37 μrad,沿y方向角度误差小于0.34 μrad;若要求远场叠加脉冲的时域展宽小于25%,系统的剩余啁啾因子应小于1.32(不考虑相位延迟)或1.52(考虑0.63的相位延迟)。  相似文献   
140.
短脉冲激光加热模型的遴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汉平  董艺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18(10):1593-1596
 利用推导出的1维半空间光致热弹性应力响应的精确解,对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加热模型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常用的表面加热模型只有在热穿透深度远大于光吸收长度时有效,若将其应用于超短脉冲激光(ps以下量级)加热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皮秒和飞秒激光辐照的热效应须用体加热模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